2020年2月17日星期一

古今起名三十三忌(一)


  1、忌粗俗
  粗與細是相對的,俗與文是相對的。所謂“粗”字就是粗糙的未經加工的帶有原始味道的字詞。美的名字應當是一件精致玲瓏的藝術品,“粗”是與它格格不入的。用“粗俗”字起名有兩種主要表現:
  (1)是用詞粗魯、俗氣未經加工。取名如狗蛋、野貓、牛仔、石頭、黑孩、毛妹等,這些大多是乳名,有的又用作大名。
  2、忌洋化
  不要起洋化的名字。我們是炎黃子孫,我們有我們的道德、倫理、文化,我們是世界上的一大民族,起名要有民族特色,而不應起外國人名,如:約翰、瑪莉、麗沙等洋名。等孩子長大了給交往帶來不方便。
  3、忌狂妄自大
  起名用字不能太狂妄、太放肆。因為狂妄、改名字放肆是缺乏修養的表現,它不僅是一種自我暴露,而且也是對他人的不敬,容易引起反感。為人謙虛謹慎,是中國人的美德。一個狂妄自大的人,不管其能力如何,總是要四面受攻而處境不利的。像“獨尊”、“超人”、 “超眾”、“無敵”之類的名字,便容易引起這方面的後果。
  4、忌用某些不祥動物名
  某些動物的名稱不宜入名(綽名除外)。如:蠅、虱、鼠、狼、豺、豬、雞、鴨、蛇、蠍……等。但有些動物名稱卻常常入名,如虎、豹、鴿、燕、雁……等;嬰兒命名取名為馬金豹、李文虎、王平鴿、趙小燕、馮金雁……等。
  5、忌用表示輩分的稱謂字
  表示輩分的稱謂字,一般不入名(綽號除外),如:爺、奶、爹、爸、媽、孫、兒,……等。但有些稱謂字卻經常入名,如祖、姐、妹、弟;取名為張繼祖、李念祖、王祖貴、顧小妹、楊三姐。以“祖”為名,常有配合的字。這一配合的字,都是一些特定的、後輩人與祖輩有所聯系的字表示後輩對祖輩的尊敬、懷念、承繼等。如配入其他不敬之字,則為大忌。“兒”字也有例外,如隋末有農民起義領袖魏刀兒,唐貞觀年間有宮廷樂師裴洛兒,唐代上官儀的孫女為上官婉兒。
  6、忌用帶女的貶意字
  與女性有關,但又含貶意的字,不適宜入名。如:婊、娼、妓、 、嫌……等。
  7、忌文藝作用中典型人為名
  文藝作品中典型人物的姓名也多為後人不取。某些典型人物的姓名,與某些著名的曆史人物一樣,也已家喻戶曉。如:秦香蓮、孟薑女、花木蘭、賈寶玉、林黛玉、薛寶釵、王熙鳳、孫悟空……等。
  8、忌用過頭字
  “過火”指超過了“分寸”,超過了合適的“度”。常見的有兩種情況:一是自誇“過火”,形成“ 自吹”,效果不佳,如陳萬策、卜萬科、管萬敵、李萬春,這些“萬”字顯然是誇大其辭,令人難以置信;陳柱天、孫天柱、何承天,這些名字顯然是過分誇大了自己的作用和力量。另一類是自謙“過火”,形成“自殘”、“自貶”。謙虛應當有個限度,那就是不能違背“實事求是”的原則;違背了這個原則,就會走向反面;如:王拙、劉迂、衷癡、虞愚。他們真的認為自己拙笨、迂腐、癡呆、愚蠢嗎?當然不是。內心不認為如此,卻要以此為名,作為招牌行世,這是什么行為?非“虛偽”即“欺騙”,反正不是實事求是。因此,“拙、迂、癡、愚”等不一定都是“自謙”詞,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。
  9、忌用繞口的字與詞
  有些名字讀起來費勁、聽起來吃力,弄不好就會讀錯、聽錯。原因何在?取名用字拗口,幾乎成了“ 繞口令”。如伶州鳩、沈既濟、叔孫州仇、胡楚父、陳雲林、呂勵藝、傅築夫等。忌用“繞口”字起名,主要是指不用雙聲、疊韻字起名。掌握了這個規律,起名時只要認真落實,就能夠做到。
  10、忌用過繁字
  “繁”字是指筆畫多結構複雜的字,這樣的字寫起來麻煩又不好看。名字中繁字多了就會造成黑白失調,黑糊糊的一片,透不過氣來,令人產生憋悶感。

  忌用劃數太多的字:我們中國字,從一劃到二三十劃,劃數多的字,寫起來不方便。如果一位小學生,一開始上學,便要他寫幾十劃的字,不但對他是一項浪費的負擔,而且會連帶的使他對寫字感覺麻煩頭痛。就成年人來說,名字劃數太多,也是有弊無利的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